《河池市民间传世铜鼓保护条例》是河池市人大常委会2019年立法计划重点推进的立法项目之一。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工作经验,提高立法质量,做好条例草案第三次审议的准备工作,6月2日至6月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向明带队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宜宾市就民间传世铜鼓保护立法工作进行学习考察。

图为考察组成员与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民间传世铜鼓收藏人合影。
学习考察组先后深入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下司镇铜鼓村、云南省楚雄州万家坝铜鼓发掘地、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铜鼓博物馆等实地调研考察,详细了解并听取了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对铜鼓及铜鼓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先进经验介绍。据悉,我市现存的1400多面民间传世铜鼓中,70%以上是贵州麻江型铜鼓;万家坝型铜鼓是世界上最早的铜鼓,制作于春秋时期,其他类型的铜鼓都是在万家坝型铜鼓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图为考察组在宜宾市兴文县考察馆藏铜鼓。
蒋向明认为,这次学习考察对修改、完善我市民间传世铜鼓保护条例作用很大。他要求,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民间传世铜鼓的历史渊源,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消化、吸收,使我们正在制定的民间传世铜鼓保护条例具有特色、更可操作、更能管用。
市人大相关委室领导以及市文广体和旅游局、南丹县、东兰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学习考察活动。
(作者:蒙国侃;编辑:蒙华颖)